Fujifilm X-T2 新的工作設備思考-攝影器材篇
每隔一段時間,就會發現工作設備上的不足,於是就會開始規劃新的設備更新計畫,其實無非是因應效率與追求一個新的技術層級的提升,而有所要求。
一直以來,都還是以一種追求CP值的思考,用現有的設備來做到極大值,不過在某些時候就會覺得很辛苦,也有效能上與精準度上的低落,不過更新設備對我來說,也是極其辛苦的工作,因為除了預算上的配合,還有我對於機器的選擇上,有太多的邏輯與規則上的標準,大概處女座的龜毛全部都用在這個地方了,總會在經過好幾輪的內心自我的討論之後,那個名單才會出爐。
而最近在攝影器材上的思考,我考慮增添新的可換鏡頭機器,來讓工作上多一些彈性,目前手上可換鏡頭的相機,竟然還是2008年的Pentax K-m,除了像素還堪用可以達到千萬畫素,其他已經不符合現代工作的標準,想一想也真會撐,一個十年也快到了,這機器堪用的也太久了,從事網路工作這些年來,在一些素材的拍攝上早年還是可以負荷,但近幾年,由於寬頻的普及,網頁設計的素材大圖大量使用,甚至搭配影片素材的視覺傳達,機器的基本標準就是除了高畫質高畫素,如果還可以達到4K錄影,在工作上的確有相當大的助益。
針對需求,我也挑選出預算內的一些機器名單,例如Sony a6300, Sony a6500, Fujifilm X-T20, Fujifilm X-T2,在外型偏好與性能上有所平衡的機器,Sony系列在錄影方面絕對沒話說,那畫質與高動態的影片後製編輯彈性,讓我一度覺得應該就是Sony了吧,但下一步要挑選適合鏡頭的時候,卻發現Sony好的鏡頭預算實在太高,然後覺得自己可以負擔的是一顆Sigma 30mm f1.4的鏡頭,當然這樣的組合對我來說工作是絕對沒有問題的,尤其我是定焦鏡控,然而再研究了Fujifilm的鏡頭群之後,發現跟自己的喜好實在是太相近了,尤其有光圈環這一點,就讓我覺得十分方便。
Fujifilm X-T20是CP值很好的機器,若我沒有Fujifilm x100T的話,或許會考慮它是首選,但以現有的機器設備的考量下,我下定決心要直攻Fujifilm X-T2的等級,然後搭配一顆XF50mm的鏡頭,而我相信這樣的組合,我大概可以用個五年六年沒什麼問題,於是乎,我手上就會有X100T+LX100+X-T2完整工作加旅行的組合。
X-T2在法雅客現場試用過的感覺,觀景窗絕對是很大的誘因,加上方便的對焦小撥桿,扎實的防水防塵機身,漂亮的機械轉盤,沒有話說的好機器,然後內在新的快速對焦技術,緊緊抓的移動被攝物的能力,色彩漂亮的影片拍攝片段,看過許多段Youtube上的影片展示後,也覺得影片拍攝沒什麼問題,差別在自己的技術而已,攝影設備正式思考完畢,接下來就是電腦設備了。
Fujifilm X-T2 精緻的攝影片段
Fujifilm X-T2 相關的使用評論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