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的新的 舊的舊的
很遺憾的,北京奧運棒球賽落幕了,對於十足研究型的我來說,這次棒球打得數據十分的趣味,當第一場僅輸一分的雖敗猶榮,到第三場無言的結局,老實說,輸了就是輸了,日本也輸了變成第四名被罵個臭頭,競賽的意義實質上看得還是那幾面獎牌,奧運的激情過後,我們有發現自己運動環境的差異嗎?選手生活的困頓嗎?好不容易出了個明星球員,我們有去照顧他們嗎?說穿了,也只是有得到獎牌,然後發錢握手合照,長遠的規劃呢?選手生涯的規劃呢?運動經紀人的培養呢?說到政治台灣人可以頭頭是道,說到運動有多少人可以精闢的分析,抱歉,台灣洋基隊目前戰績連外卡都卡不進去了,職棒已經面臨快要解散的命運,還有幾項運動可以職業化帶給選手長遠的美好生活,高爾夫,撞球,網球,都得往國外發展了,舊時代的記憶在消失邊緣徘徊,兄弟象對決味全龍,九局下半,林易增揮出了全壘打,追回一分,全場觀眾瘋狂,那時候的光景真是美好,新來的,即將來臨的,或許,從金龍旗開始吧,到底棒球所象徵的,是台灣的國球?還是只是你心中新舊記憶的錯誤認知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