傻瓜操作界面設計術
原本是想介紹這個Art Festival的網站設計,以地圖式探索的手法營造並且貫穿整個瀏覽的概念,後來覺得可以從這裡開始,談談我想談的界面設計,也是傻瓜般的超界面設計術。
地圖式的引導讓我覺得像是在冒險,重點在於它還不能隨意拖拉視窗捲軸跳到其它橫向的部分,而是藉由手繪路標,加上路徑移動到不同的選項去,會充滿一些期待驚喜,即便看了很花,對比很強,充滿藝術感,仍然貼心的在左邊放上Menu的字樣,讓迷路的羔羊得已立刻找到回家的路,或者中途去喝杯咖啡之類的,之前自己也做過類似的地圖式界面設計,但畢竟是初步嘗試,覺得還不夠成熟以及有趣,對!有趣是個重點!這個網站有趣多了,畢竟在整個畫面的細節整個放大攤開來看,其實就是張完整的海報感覺,路徑也並非單一定向,它讓你可以畫面上跑來跑去滴,增加了動態與瀏覽層次。
所謂設計藏在細節裡,越往細膩的地方思考,找出設計的需求必然性,會讓設計更加的耐看耐用,或者更加提升到藝術的境界。自己在觀看每個網站的時候,因為興趣的關係,許多的思考都會不斷的產生,或許可以說是處女座的鑽牛角尖也可以,希望是用對地方的時候,看著看著,就越發體驗到這些設計的有趣之處。
而界面設計這一門學問,國外有許多專書專門討論的學問,幾乎包含到目前我們可以看到的螢幕載體都適用,如何讓消費者使用者可以不加思考的使用經過嚴密思考的界面設計,體驗幾近零學習如吃飯上廁所般自然的使用,是許多系統與網站成功的祕訣。
當然界面設計曾經看過科學的方式去定義規範出許多設計方式,就好像教科書一樣,可以讓網站不至於茫然失去重心並且保持操作的水準,不過我覺得與其把設計當成一門科學,更需要添加入除了程式語言之外有趣的元素,以及各種感覺的元素,因為使用者的感覺真的是瞬息萬變,除了功能性很穩定以外,那些操作的回饋,等待載入的回饋,替換頁面的回饋,視覺的刺激,都是很棒的加分題,以最近的windows8為例,那些簡約的方塊磚,打破了歷久不變的視窗界面,可以根據螢幕畫面大小彈性應用到各種載體上,是相當高明的設計方式,自己雖然是蘋果迷,但把玩過windows phone之後,深深覺得這個才是設計師們使用的智慧手機樣子。
順便談談蘋果的界面設計,因為偉大的Jobs喜好將生活中視覺既有的體驗帶進設計裡,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精緻的icon設計,而且許多都是一看就知道它代表什麼,可以做些什麼事情,也因為這樣,蘋果的手機或者平板使用上,學習時間很短,即刻可以上手,然後用手指滑啊滑的,加上絕佳的多點觸控,讓我這樣的傻瓜操作起來不費任何思考力氣,也因此它們已經領導家庭數位娛樂好一段時間了。
由此可知,歸納出一些要點,生活體驗+感覺+趣味+回饋+彈性+延伸性,或許可以簡單的在設計新的界面之前,做一個自我檢視,不過事實上,以我不打草稿的個性,設計時太多的要點反而會影響創意樂趣(設計時一定要充滿樂趣!),我偏好先概念思考,即刻建構,再細節處理,這樣可以花比較多時間在設計本質思考上面,當最後細節處理的時候,再將要點筆記拿出來一一檢討修正,而也因為經過充分思考,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其實不多了。
說是超設計術,也沒有多超級啦,觀摩就是最好的學習,然後觀察細節,多增加人生體驗,我相信會讓設計能力更加的成長茁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