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mesis 復仇女神號桌遊 – 體驗沈浸式電影感
對於這款桌遊的確嚮往許久,有些人甚至給了一輩子不能不玩的桌遊之一評價,在BGG上也是一直都是8分以上的高評價分數,本來想要入手繁體中文版本,但是缺貨加上有在販售的店家價格也是居高不下,桌遊現在就是這樣收藏類型的市場機制,物以稀為貴,所幸從亞馬遜上訂購了英文版本,至少價格是比較可以接受的,加上送台灣免運費,真的很不錯,想想,英文版對於我來說問題不大,重點是要教會小兒們看懂基本的動作卡牌英文內容就可以開始玩了,因為其他的卡牌我都可以翻譯,而且是完全合作的任務目標,也不會有看不懂任務牌的影響。
網路上實際試玩的片段有超粒方不插電上比較完整的影片,不過他遊玩的是有擴充的版本,跟一般版本不太相同,我學習規則還是看了好幾次的規則書才稍微比較了解,步驟稍嫌繁複,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,但主要步驟就是一開始每位玩家需要抽取五張行動卡,然後根據所要做的行動打出行動卡支付行動,例如移動就要打一張卡,進行房間功能要打兩張卡,每個玩家每一次都可以進行一個動作,然後就輪到下個玩家,直到大家都無法或者不想進行動作,就會進行到下一個結算階段,例如怪物攻擊,火焰燒傷等,接著就是抽事件卡,執行事件卡上面的事件,最後就是增殖時間,每個人必須從抽袋中抽一個怪物圖示結算。
復仇女神號內很有趣的是噪音骰,每一次進入新的房間都需要擲噪音骰,如果同一個通道號碼集滿兩個就觸發出現異形並且進行突擊,必須抽一張異形攻擊卡來檢定是否有觸發突擊,判定標準是攻擊卡上的號碼大於手上卡牌數量就會進行攻擊。這就形成一個決策思考,你是否要不斷進行動作?把行動卡打光,還是要保留行動卡來避免遇到異形突擊。而我通常都會盡量先將動作做完。因為受傷在遊戲內是常態,只要玩家人數夠,在合作模式下,還是可以完成任務,一兩個人的犧牲其實還蠻符合一般電影情節的。
拿到桌遊除了看規則書,就開始進行模型塗色,對!這也是玩桌遊的樂趣,尤其有模型的桌遊,不得不說復仇女神號的模型真的超棒的,細節超豐富,我參考了網路上達人的塗色方式,把成蟲入侵者噴完底漆之後,用黑色對比漆先塗完一遍,用紅色對比漆點綴,然後上亮面的保護漆,最後再用圓頭筆刷整體粗刷上銀色底漆,刷出亮部把層次感做得更明顯,感覺很棒。有機會再好好打燈拍一下最後塗裝成品。
跟小兒實際遊玩了兩場之後,過程真的蠻有趣的,尤其我們自己腦補了劇情,第一場試玩兩個人都搭上逃生艙,但是我的Scout體內有幼蟲就爆了,等於把入侵者帶回地球了,算是任務失敗。第二場我用上了工程師,小兒同樣使用火力強大的士兵,我們在一個分歧點,因為艙門關閉的關係,開始各自探索,然後我又被幼蟲給感染了,雖然經過醫療室卻沒有立刻選擇移除幼蟲,反而先用電腦技能控制電腦把小兒與一支成蟲中間的門關閉,避免成蟲立刻追擊,原本以為自己這樣的操作很帥,下一秒,抽了事件卡就是體內有幼蟲的就是孵化爆開了,立即死亡!變成電影的第一個小高潮,還好我們的任務選擇是發送訊號,之後毀掉巢穴或者引爆飛船,我只能場邊鼓勵小兒繼續玩下去,找到傳送訊號的房間後,小兒一邊火力掩護,一邊快速地開啟各個房間,甚至用手榴彈炸了巢穴,中途遇到了好幾支莫名其妙的成蟲,跑出來卻沒有進行追擊,下一輪又跑進通風管道不見了,只能說小兒運氣真的好,而逃生艙房間是最後的房間板塊,他也順利的透過逃生艙逃生。
所以遊戲難度雖然高,還是有機會可以獲勝,死亡也是很直接,說死就死,不過整體遊玩體驗真的相當有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