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_ nigramotion design
作為一個網頁設計師,很多人會覺得我是網站工程師,但以狹義的網站建置工作來區分,我就是網站視覺設計師加上前端工程師的角色,後端工程的部分略懂,但也僅止於可以在linux上把環境安裝好,讓網站軟體得以正常運作,大概就是比較懂電腦資訊工程的網站視覺設計師吧!畢竟還是經過四年電機系的工程邏輯訓練,從小玩電腦玩到大,電腦資訊方面學習上手還是比較快。
但回顧我開始學習設計到現在,從平面設計開始學習起,除了軟體的運用比較熟練,一些設計準則略知一二,後來自己接專案實際操刀的平面設計好像都沒有好好整理過,一般都是跟著網站設計專案一起延伸的設計項目,而這整個網站設計的邏輯思維,反而會影響到我為客戶設計他們的網站識別視覺概念,有很多網站我直接使用了網頁字型簡單的作為他們的網站視覺識別,好像很偷懶,但其實是我想要讓網站更為純粹的做法,而大部分也是跟這專案的屬性以及中心設計概念有關係。
有好幾次跟平面設計師的合作,如果是有網站設計經驗的設計師,默契合作會比較好,但如果是純粹平面設計的設計師,就會有很多需要磨合的時間,因為網頁設計很多規則又跟平面設計的規則不太一樣,而且思考的面相更廣,原因是現在不同載體的螢幕大小變化都得考慮進去。
所以我還是喜歡從頭到尾都是自己處理,即使是後端工程,如果能力所及也喜歡自己處理,不需要依靠它人,感覺意念可以從頭貫穿到尾,但這樣的壞處就是loading很大,有時候很多細節也都無法專心一一顧慮到,因為專案一多,自己的能力似乎就負擔不來。
但網站建置就是這樣啊,它是個不斷變動的設計,跟著潮流跟著新鮮感,得一直變化,看看國外網站設計的方式一直不斷的推陳出新,網頁設計這個工作像在衝浪一般,隨時得注意著浪潮,不然就翻了。所以我一直不能理解何謂什麼樣的網站就該長什麼樣的思考?如果大家網站都長得一樣,那真的很無聊。
然後又被所謂使用者經驗法則的規則給侷限,對我來說,使用者的習慣是可以改變跟培養的,就像當初入口網站盛行,大家都不能理解google網站只有一個搜尋列的做法,後來很多人的首頁都變成google首頁覺得很單純。使用者經驗法則可以參考但不是聖經,你遵守的只是你自己給自己的規則,打破它吧,設計是必須不斷的往前進的!
簡單整理了一些設計過的logo,有些實際在使用,有些提案用卻覺得喜歡,感謝使用的客戶們都很喜歡我幫他們設計的東西,我得到的回饋都讓我更有勇氣與信心,謝謝你們,我會繼續努力。